湖北美术馆(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)
首页 概况 新闻 展览 典藏 学术 设施 趣闻 理论 联系

        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——京剧与湖北图片展

            (1/1)

            中国美术家网--让艺术体现价值

            展览名称: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——京剧与湖北图片展
            展览时间:2011/11/03~2011/11/20
            展览地点:湖北美术馆9、10号展厅
            参展艺术家:

          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
          主    办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、湖北省人民政府
          承    办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、湖北省文化厅

          京剧与湖北图片展
          主    办:文化部艺术司、湖北省文化厅
          承    办:湖北省艺术研究所、湖北美术馆
          前言
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锣鼓声响,琴音悠扬。亲爱的朋友,这是一条时光的走廊,这是一道承载着百年回忆的墙。热爱传统文化的您,一定知道京剧的发展与湖北汉剧以及徽剧、昆曲、秦腔等剧种的贡献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值此中国京剧节在湖北举办之际,我们重又翻开那一页页历史,细数京剧与湖北的丝丝渊源,点点过往。
          湖北地处华中,长江东西横贯,汉水南北畅流。交通发达,素有“九省通衢”盛誉;物产丰富,向享“鱼米之乡”美名。优越的地理条件促进了戏曲文化的融合与发展。湖北既在历史上与京剧有着不可不说的夙缘,也在今天为这门传统艺术别开生面。这次展览,用一帧帧宝贵图片娓娓道来,百余年的岁月中,既有湖北艺人们响绝京城的荡气回肠,也有京剧名角纷纷来汉的空前盛况,既有解放初的气象一新,也有开放后的好戏如潮。一个个瞬间远胜万语千言。
          我们相信,通过展览,这些留存于历史场景中的一张一弛,一颦一笑,连同他们绕梁的余音,将在您的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。在您的关注下,京剧事业也必将在新的时代开启新章。

          第一篇 历史回眸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京剧是我们的国剧,主要声腔为皮黄腔。京剧中的皮黄腔与湖北的汉剧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。《中国京剧史》中记述:“汉剧首先将皮黄合流,成为一个全新的剧种,是对中国戏曲声腔发展的重大贡献。”汉剧前身称楚调(又名楚腔、楚曲),楚调后称汉调,民国后始称汉剧。西皮和二黄在湖北实现合流,并非偶然。湖北地处长江中游,长江东西横贯,汉水南北畅流,湖泊交错,土肥地沃,地理位置优越,有“九省通衢”之称。经济的发展,交通的便利,促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播流布。汉剧诞生之日便是皮黄声腔形成之时。这一点在《中国戏曲通史》中有明确的界定:“皮黄腔,是由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合流以后形成的一个声腔系统。”又说:“湖北地区具有的地理、经济条件,为皮黄腔的形成和兴起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保证。特别是汉口镇为南北两种声腔得以汇合和发展的重要中心。” 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京剧与湖北有着千丝万缕的“血缘关系”。早在清朝乾隆中期,湖北的“楚调”就已经在北京流行。乾隆年间,吴太初《燕兰小谱·咏四喜官》中便记有“本是梁谿队里人,爱歌楚调一番新”的诗句。当时在北京受到欢迎的湖北沔阳艺人王湘云等人,为汉调艺术在北京的活动开了先声。到了嘉庆、道光年间,米应先、余三胜及李六、王洪贵、龙德云、童德善、谭志道等一批出色的湖北艺人携着他们的代表剧目如《战长沙》、《四郎探母》、《当锏卖马》等相继进京,引起强烈反响,所以有了“班曰徽班,调曰汉调”(见《梨园旧话》)的概括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汉调进京后,其丰富的剧目也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,演旦角戏为主的风气转为流行老生戏,从此奠定了以生角为主的局面。至今京剧的大部分传统剧目与汉剧几乎一样,而京剧中以湖广音、中州韵为基础的“韵白”,更是从“老生前三杰”的汉派代表人物余三胜开始,一直延承下来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根据《中国京剧史》一书记载,汉调演员进京后所带来的影响,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:一是加强了演员阵容,丰富了徽班演出的色彩;二是奠定了角色阵容以生为主的局面;三是改造并提高了皮黄声腔曲调;四是演唱语言上确立了以中州韵为规范,并沿用了湖广音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光绪年间,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,代表人物为时称“老生后三杰”的谭鑫培、汪桂芬、孙菊仙。这三人中谭鑫培和汪桂芬皆为湖北人,且又以谭鑫培的成就最令人瞩目,有“伶界大王”之誉。谭鑫培之父谭志道是汉剧老旦演员。谭鑫培幼年随父到北京,先师从余三胜,后又拜程长庚。兼采众长,自成一体。他在丰富京剧老生唱腔艺术、表演艺术及统一京剧声韵并使其规范化等方面,成就辉煌,声名卓著。他所创造的京剧艺术体系,世称“谭派”。当时有“无腔不学谭”之说。他演出的《定军山》被拍成电影,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。谭鑫培的成就,标志着京剧成熟定型并兴盛、繁荣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19世纪末,京剧南下,流传到武汉。武汉乃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,京剧很快遍及全省。辛亥革命后,由于武汉优越的地理位置,以及历来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上的重要地位,吸引了大批京剧名家纷至沓来。从1933年冬季到卢沟桥事变前夕,三年多时间内,梅、程、荀、尚四大名旦,言、马、谭、奚四大须生,周信芳、盖叫天、林树森、章遏云、新艳秋、王又宸、李桂春、李万春、徐碧云、金少山……多位京剧名家皆来汉献艺,有的还往返数次,使武汉的京剧演出呈现出了第一流的水平,成为南部中国仅次于上海的京剧演出阵地。不少京剧演员在武汉演毕后,或是南赴长沙,或是西上重庆,或是东下南昌,九省通衢的武汉成为京剧向中南和西南地区传播的中转站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回望历史,湖北以其深厚的底蕴、博大的情怀,默默为京剧贡献着美好的声音、宝贵的财富、耀眼的舞台,促使京剧这门精深的艺术日趋完美并发扬光大。

          第二篇 岁月流金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1949年5月16日,武汉解放。1950年1月18日,在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领导下,组建了由周信芳任总团团长,高百岁、陈鹤峰为第一、第二分团团长的中南京剧工作团。提出了“开展旧剧改革运动并扩大影响,推动全区”的工作方针。武汉又一次成为全国京剧演出最活跃的城市之一。同时,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,全省在黄石、孝感、鄂城、大冶、沙市、宜昌、襄樊、恩施、监利、松滋等市县也相继成立了京剧团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1951年4月,梅兰芳第五次来武汉公演,听说了武汉解放以来京剧演出的盛况,看了中南京剧工作团的演出剧目和阵容,高兴地说:“当前我国的京剧,重要力量在北京、上海和武汉,可以说是三鼎甲!”梅先生的赞誉,充分肯定了武汉京剧界的艺术实力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1952年,中南京剧工作团改名为武汉市京剧团,团长高百岁。主要演员高百岁、陈鹤峰都是麒(周信芳)派传人;高盛麟是杨(小楼)派武生中的佼佼者;武生郭玉昆擅长猴戏,以“出手”技艺著称。演员中高维廉、关正明、杨菊萍、李蔷华、贺玉钦、董少英和陈瑶华、云艳霞、董俊峰、张宏奎、熊志云、倪海天、高世泰、李正福、张啸庄等都在全国闻名。1960年后,培养成长的优秀演员有王婉华、陈鸿钧、舒长青、何澍等。尤其需要提到的是,这些表演艺术家们不仅拥有精湛的个人技艺,其中许多人还致力于湖北的京剧教育,使京剧表演艺术一直以较高的水准在湖北薪火相传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在周恩来总理提出传统戏、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“三并举”方针的引导下,武汉市京剧团整理、改编、演出了大量传统剧目,如《追韩信》、《徐策跑城》、《走麦城》、《闹天宫》等等;还移植了部分地方戏曲,如《秦香莲》等等;同时也加强了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,如《柯山红日》、《豹子湾战斗》等等,均在当时产生极大影响。这一时期我省各地京剧院团创作、演出活动都呈现出新局面,如沙市市京剧团移植的《八一风暴》、孝感地区京剧团移植的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,在艺术革新上都作了可喜的尝试,受到观众欢迎。宜昌市京剧团创作的现代戏《茶山七仙女》,在唱腔和表演上均有革新,得到观众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从建国伊始的百废待兴,到六十年代国家政治、经济建设初具规模,这其间湖北的京剧得到长足发展,京剧艺术度过了一段繁荣的好时光,大量优秀的剧目和艺术家在这一时期纷纷涌现。由于国家对文艺事业的高度重视,湖北又一次在京剧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同时为以后湖北京剧进一步革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群众基础。

          第三篇 时代新篇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除了大批传统剧目继续上演之外,创作剧目成为新时期京剧在湖北发展的亮点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湖北独辟蹊径、独树一帜的新创京剧剧目,被冠以“鄂派京剧”之名,成为京剧艺术园地里一枝夺目的奇葩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而说起鄂派京剧,就不能不提到新时期脱颖而出的湖北省京剧院。这个院团成立于1970年代,与过去大多数京剧院团不同的是,其成员多来自国内和省内艺术院校的毕业生,他们经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和严格的专业训练,曾受教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鹤峰、贺玉钦、杨玉华等,又蒙张君秋、袁世海、高盛麟、厉慧良、吴素秋、王金璐、李鸣盛、孙盛武、马长礼等名家悉心传授,是一个完全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具有较高艺术素养、又具有青春活力的新型团体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改革开放之初,湖北省京剧院就制定了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重点抓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,带动艺术的全面改革,走出人出戏出风格的道路”的发展思路,相继创作了现代生活小戏《一包蜜》、古典传奇剧《徐九经升官记》、大型现代戏《药王庙传奇》、新编大型京剧《膏药章》、名剧新编《法门众生相》等。这些创作剧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勇于开拓创新,在全国戏曲界引起强烈反响,受到广泛好评。在这一系列创作实践中,形成了以余笑予、谢鲁、习志淦、郭大宇及田少鹏等组成的包括编、导、音乐、舞美等各方人士的强力创作集体,被誉为“创作的强力集团”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十年五台戏,台台获大奖,荣获“五连冠”,创造了一个戏曲剧团连续得大奖的最高记录。这个创作集体以余笑予为主要代表,他在导演实践中创造的“平台系列”、“屏风系列”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传统京剧的表现手段,其用生活化改造程式化及其平民化、悲喜化的艺术特色,为湖北京剧谱写了一页独具特色的新篇章。
         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,该院还造就了一批技艺精湛、个性鲜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知名演员,如朱世慧、杨至芳、李春芳、罗会明、程和平等,其中尤以朱世慧为突出代表。几十年来,湖北省京剧院以独有的创作机制和演员阵容,一改传统京剧“重生不重丑”的倾向,开出了“丑角挑大梁”的新生面。朱世慧用自己的聪慧与表演技艺,以极富魅力的舞台演出,使“丑行”行当走上了京剧舞台表演的中心,成为中国京剧第一位挑大梁的丑角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这一时期为了振兴发展,湖北京剧整体都走了一条艰苦探索之路。从题材的积极尝试到形式的不断革新,更有结合湖北本地文化特色的剧本创作,湖北京剧立足本土,进行了全方位开拓。如湖北省京剧院创作的反映改革生活的《粗粗汉靓靓女》、以楚文化历史故事为题材的《樊姬夫人》和《曾侯乙》等等;还如武汉京剧院创作的以华夏先祖艰苦创业为题材的《洪荒大裂变》、再现京剧“跷功”艺术绝技的《三寸金莲》、改编自外国名剧的《贵妇还乡》、以武汉市井生活为背景的《生活秀》等等,同时该院以戏带人,推出了以刘子微、刘宝童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;另外还有市、县剧团的新创佳作,如湖北省京剧二团的大型童话京剧《小凤》、襄阳市京剧团的大型古装京剧《襄阳米颠》等等,不胜枚举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多年来,从湖北走出去的京剧演员在全国舞台上也灿若繁星,关肃霜、李鸣盛、何澍、关栋天、袁慧琴、邓敏等一批名家更是为中国京剧艺苑增添了绚丽的光彩。
                 改革开放新时期来,湖北京剧在戏曲大环境不景气的条件下,从未停止探索与跋涉,而艰苦努力的结果是使得湖北京剧在全国独放异彩,在京剧创新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。为迎接第六届中国京剧节在武汉举行,湖北省京剧院又以新创剧目《贺龙——1950》和《建安轶事》、武汉京剧院以新创剧目《水上灯》参加京剧节赛事角逐。


           

      More 新闻动态
      ·湖北美术馆举行“七一”系列庆祝活动
      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暨首届湖北美术节
      ·热热闹闹迎新年,触觉视觉双享受
      ·岁末年初推出四大主题展览
      ·省委常委、纪委书记黄先耀同志到我馆视察工作
      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取得圆满成功
      ·抓培训提素质,打基础促发展
      · 杜建国厅长一行到省美术馆检查指导工作
      More 馆内设施
      艺术书店
      咖啡厅
      More 馆藏作品
      《孙中山像》
      《灵魂的垂钓》
      《无题》
      《暖融融》
      • 电话: 027-86796067 (总服务台 邮箱: hbmoa@hbmoa.com QQ :
      • 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1号
      Processed in 0.535(s)   26 queries by cache
      update: